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开幕。全国政协委员、我校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班立桐参会,并向大会提交了《加大科技人才与资金投入,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建议》提案。

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,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、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。班立桐建议,要加强科技资源配置,强化科技协作、科技援助的精准性、可持续性和有效性,以扶智扶技为重点,在增强受援地区“造血”功能上下功夫,创新协作模式,提升科技帮扶手段,助力乡村振兴。要找准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存在的科技瓶颈问题,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、人才支撑西部地区产业发展,培育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“造血功能”。
多年来,班立桐一直致力于食用菌教学、科研和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工作。从2018年开始,他带领团队投入到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工作中,作为天津农学院食用菌团队的科研带头人、“老大哥”,他常对团队的同事们说:“咱们农业科技人要脚踏实地做科研,更要实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,科技兴农扶贫的道路是要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。”他正是这样带领团队带着科研技术与成果走出实验室,一步一步走遍津沽大地的田间地头,走过南疆的茫茫戈壁,又走进了祁连山的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事业中。班立桐先后多次赴天祝县松山镇食用菌种植基地,开展科技服务,手把手传授技术。此外,班立桐还带领团队多次前往天祝县松山镇德吉新村、哈溪镇东滩村、古浪县西靖镇等地为食用菌种植农户开展集中培训,向农户发放《甘肃武威地区香菇栽培技术资料》,并深入多个食用菌种植片区,对农户一对一开展技术培训指导。班立桐带领团队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,优化品种结构,提高产品质量,拓宽销售渠道,在东西部科技帮扶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了贡献。
班立桐表示,参加此次全国两会是责任更是使命,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,认真履行委员职责,建有用之言、献务实之策,发挥专业优势,在东西部协作、科技帮扶和人才支撑等方面,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全面性的意见建议,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。自己将认真学习好、领会好会议精神,返校后及时准确传达好、贯彻好会议精神。(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;文字:王智轶;编辑:黄宝霞;审校:田健王善科)